走出迷茫,需要行动
今天要跟大家聊的,是生活中的一个高频词,“迷茫”。有迷茫的高中生、大学生,不知道该选择什么专业,或者是考研还是出国。好像还没有做好准备,也没有明确的目标,就被推到了选择的情境中;有的人则工作几年后又陷入迷茫的生活,不知道该不该改行、辞职,或者换一条发展的轨道,这能盲目从众。有迷茫的恋人,不知道还应不应该继续这段感情;也有迷茫的父母,找不到事业和家庭的平衡,也找不到和孩子沟通的方法。
迷茫时,人们不知道如何走出迷茫,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,甚至不知道自己想前往何处。仿佛置身于迷雾之中,或像是被一张充满了不确定的大网所困住。另外,迷茫的生活也会成为负面情绪的“导火索”,它可能引起人们的焦虑、压力、甚至带来无能为力的绝望感。那么,迷茫,究竟是怎样一种感受?为什么有些人比他人更多地感到迷茫,而他们又该如何走出迷茫呢?
发展心态学家Jean Piaget在谈到认知的发展过程时指出,人们认识这个世界的方式之一是“同化”。它指的是,当一些新的体验或是不熟悉的事物出现时,人们需要去调整既有的认知框架,从而让新的信息可以被我们接纳和理解。之后,这些新的信息,就被同化成了属于我们自己的认知框架的一部分。
所以,接受新的信息,就意味着原有的认知框架会被打破,这也就必然给人带来心态上的不适感。因此我们可以说,学习是一个注定痛苦的过程,所有打着无痛学习旗号的产品都一定是骗人的。当旧的认知框架被打破,新的认知又没有建立起来时,人们就会感到迷茫。比如,离开了学校,却还不知道职场是什么样的。迷茫通常就是在这样人生的转折口上出现。
生而为人,迷茫是或多或少不可避免的经验。迷茫是一种人生卡住了的状态。不确定是否存在一个结果,甚至不确定自己是否想要一个结果,一直在盲目从众。当人们对不确定感到焦虑时,往往会随便做出一个动作,想要尽快得到确定的答案——哪怕它是负面的。而迷茫不同,它通常更多地指向“静止”,人们并不会因为迷茫的感受,就做出实质的行动去改变现状,而只是停滞在手足无措的迷茫状态之中。
实现梦想和目标需要切实可行的计划,但你可能熟知SMART原则,但却不知该如何操作。我们整理了以下几个小步骤,也许可以帮助到你走出迷茫:拆分目标、改变计时的方式、从他人的视角想象实现目标的过程、保持开放的心态。
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?不妨看一下文末的心理/人格测试!
为您解锁深度分析报告:帮助您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心理/人格,希望此测试会帮助您更好的认识自我。
➤相关测试:SCL90心理健康测评
➤相关测试:MBTI测试16型人格
➤相关测试:人格障碍pdq4测试
➤相关测试:九型人格完整测试
➤相关测试:抑郁自评量表SDS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